您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常识 > 法律课堂 > >

传真签订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签订传真合同的注意事项: (1)、以传真签订合同后,双方应邮寄给对方并签署非传真的书面合同; (2)、双方及时就传真内容进行书面确认; (3)、传真件上载有对方所用号码; (4)、收集、保留其他能够证明双方以传真方式签订了合同的证据。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15026597100

在线咨询(*仅律师可见)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传真签订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01 15:38 热度:


签订传真合同的注意事项:
(1)、以传真签订合同后,双方应邮寄给对方并签署非传真的书面合同;
(2)、双方及时就传真内容进行书面确认;
(3)、传真件上载有对方所用号码;
(4)、收集、保留其他能够证明双方以传真方式签订了合同的证据。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二、应防范以传真签订合同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1、要具有良好的证据意识。对于标的较大、周期较长、情况复杂的业务,最好当面签订书面合同。若实属客观不能,最好让对方盖章签订书面合同,再以快件方式送达接受方签署。
2、对情况紧急须以传真签订的合同,最好采取证据补强的措施。应留存能够证明传真件合同内容的其他证据,如相关的委托书、意向书、往来信函、电子邮件、电话录音等;应保留传真收发凭证并确保传真件上收发件人、收发时间、收发传真号码等信息清晰无误;最好要求对方在发出传真的最短时间内将传真件的原件寄交,以显示证据的同一性和完整性。传真件字迹及签章不得模糊不清。应建立传真收发登记制度,严禁客户随意在公司传真机上发送传真。
3、以传真方式签订合同,紧急情形消失后,当事人应及时就传真内容补签书面的确认书,或直接在原传真件上重新签名盖章,变传真件为真正的原件。
4、完整保留整个合同履行过程的证据,哪怕按照常理看来比较琐碎的票据。一旦发生纠纷,就会发现许多貌似不管用的单据有着相当的作用。在某一关键证据存在瑕疵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些辅证、旁证来加以补充,从而通过证据链推断出关键证据的证明力,从而有力的支持己方的主张。

 


关闭窗口
上一篇:设立中的公司可否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
下一篇:合同倒签有什么风险?

相关阅读

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应该如何处理?

上海合同律师分享如果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处理: 与对方协商: 这是较为便捷的解决途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违约方认为违约金过高,可以主动与对方沟通,就违约金的数额进行重新协商,争取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新的违约金标准。例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租客因特殊情况提前退租,房东要求的违约金过高,租客可以与房东协商降低违约...

合同解除违约责任有效吗

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条款是否有效,需要分情况来看: 一般情况下有效 在协议解除合同的情形下,如果双方在解除协议中没有对违约责任相关内容另行约定,原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通常是有效的。因为协议解除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这种协商往往只是针对合同解除本身,未涉及对违约责任条款的变更,所以原违约责任条款继续约束双方。例如,甲乙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后,...

效力待定合同追认权的除斥期间是多久

效力待定合同追认权的除斥期间一般为一个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对于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等其他效力待定合同类型,相对人也可以进行催告,被代理人的追认除斥期间通常也参照此规定...

上海合同律师-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效力待定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而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则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才有效。例如,15 岁的少年签订购买价值较低文具的合同...

律师微信

手机网站

谭凯律师 咨询电话 15026597100 邮箱 lawyertk@163.com

上海市静安区恒丰路500号洲际商务中心15、16层(地铁1、3、4号线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或地铁1号线汉中路1号口)

上海合同律师 谭凯律师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抄袭 违者必究法律责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素材由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对于本站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相关标签:上海合同纠纷律师、上海经济合同律师 沪ICP备14028295号-14